我国火电厂烟尘治理工作已进行多年,大部分机组都配备了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也开始得到应用。虽然火电燃煤量持续增长,但烟尘排放量基本得到了控制,有关资料显示,当前我国每年火力发电的煤炭消耗量已超过8亿吨,电厂烟尘排放量约350万吨,占全国工业烟尘排放量的35%。其中,微细粒子(小于10微米)排放量超过250万吨。微细粒子是影响城市大气质量和能见度的主要因素,并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2004年1月1日起颁布执行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烟、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限值都做了更为严格的规定,其中烟尘排放要控制在50mg/m3(标态)。这实际上是对火电机组除尘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50mg/m3(标态)的排放限值要求采用高效除尘技术,并要求在选用脱硫工艺的同时考虑除尘要求。目前我国火电厂普遍采用的是电除尘器,实践证明,电除尘器对微细粒子的捕集能力有限,这是导致火电厂烟尘排放浓度不能达到新标准的关键所在。
为了加大推进《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力度,各级环保部门必须严格按照排放标准的要求,审批所有新、改、扩建火电项目,对需要同步配套脱硫设施、高效除尘器和低氮燃烧或烟气脱除氮氧化物装置项目的建设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对需要预留烟气脱硫场地或脱除氮氧化物装置空间的项目应保证预留场地、空间落实到位;对全厂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超过排放标准要求的项目,应制订和实施达标排放方案,并严格按“三同时”制度进行管理。自2005年1月1日起,凡比较好和第二时段建设的火电机组达不到排放标准的,在其限期治理项目未实施前,环保部门不得审批机组所属企业的新、改、扩建火电项目。
为实现电厂锅炉烟气袋式除尘,“十五”国家863计划资源环境领域设立了“燃煤电厂锅炉烟气微细粒子高效控制技术与装备”研发课题。武汉天澄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北大学、河南电力试验研究所、焦作电厂等单位作为项目承担单位共同参与了该课题的研究工作,并将焦作电厂3号炉袋式除尘器改造工程作为该课题的示范工程。
记者在河南省焦作市采访时了解到,焦作市的制高点是焦作电厂的两座烟囱,高210m。7月12日,焦作市的天气不错,记者远远地便看到两座烟囱中的一座冒着黑烟,另一座则是轻烟袅袅。焦作电厂李宿安厂长告诉记者,他们的3号锅炉属国家863计划示范工程,因为应用了燃煤电厂锅炉烟气袋式除尘技术,有效地减少了烟尘的排放量。“如果不是3、4号炉共用一个烟囱,你们连一点儿烟也见不到。”中国环保产业协会袋式除尘专业委员会主任肖容绪指出,在目前排放标准日益严格的趋势下,袋式除尘器在电厂烟尘排放治理方面可望扮演重要角色,我们应该大力进行技术创新,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电力企业效益和环境的良性循环,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开辟我国燃煤电厂烟尘处理技术的新局面。
(转自北极星技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