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北京晨报》)油价“破8”“伤不起”的是低收入人群,收入没涨生活成本却涨了
3月19日,发改委宣布,将于3月20日凌晨起上调成品油零售价,汽柴油每吨均提高600元。具体到北京市场,93号汽油高零售价首度“破8”,每升上涨0.48元至8.33元。这是今年以来国内成品油价第二次上调,也是两年多以来调价幅度大的一次,油价再创历史新高。
每次油价提升的时候,媒体都会报道加油站排队加油的车辆,好像油价提升,只为这些车主有关。有公车的官员更觉得与他们无关,因为油价再高,也是单位报销。而事实上油价上升,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油价提升,运输价格就高,从而增加了物流成本。而物流成本上涨,就会形成蝴蝶效应,牵一发而动全身。试问,我们的生活必需品,柴米油盐酱醋茶,那样不需要通过物流到城市?而那些农资产品,那样不需要通过物流下乡去?油价提升,物价就上涨,油价提得越多,物价就上涨得更快。如今油价再创历史新高,物价会不会也创历史新高?说油价提升,不会影响物价,那是骗人的鬼话。
油价提升,生活在城市底层的老百姓“伤不起,”他们的生活成本随物流成本增加而增加,这会使他们的生活更加拮据。油价创新高,液化汽价格也创新高,大米、猪肉、蔬菜会不会创新高?北京等地不是10元钱只能买两根大蒜吗?显然低收入者连大蒜也吃不起。如今是农产品在城里价格一路上升,但商贩在农村收购农民的农产品时,价格却是越来越低。不久前,去乡村采访,看到满山遍野都是黄橙橙的桔子,按理这个时候桔子早下树了,桔农告诉我,没人来收购,人家说运输成本太高,收购赚不了钱。由于物流成本高,所以在乡村就有5分钱一斤的大白菜,8分钱一斤香蕉也没人要。油价高,运输贵,造成了农产品卖不出去,让农民血本无归,成了“伤不起”的群体;而另一方面,由于运输成本高,农产品运到城市显然就价高,又让城市低收入人群“吃不起”。
油提价,发改委说,国家将按照已建立的石油价格补贴机制,继续对种粮农民给予补贴。这些补贴并不是补给所有的农民,而是机械化作业的农民。对于那些因油价提高过快,农产品滞销的农民,仍然是“伤不起”。
可以说,人们对两桶油抱怨多,是因为他们垄断、暴利、奢侈,油价是“跟涨不跟跌”、“涨快跌慢”、“涨多跌少”。2008年6月的国际油价一度飙升至顶点,每桶达到140美元,那时国内油价每吨6480元;近国际油价疯涨,也才126美元,成品油价格却调整到了9180元。金融危机时,国际油价一桶跌到60多美元,国内的油价却岿然不动。再说,如此提高油价,国内原油同样上涨,国内原油资源属于全民所有,又没有让利为民,此利就被他们掠夺。
油价如此上升,不会影响富人开车,也不会影响公车不跑,影响大的是低收入人群,他们收入并没有增加,而生活成本却在大幅提高,这不仅会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而且会使他们增加焦虑,缺失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