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业史上严厉环保标准”即将出台的消息,源于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在安徽调研时称,现在火电厂氮氧化物排放标准为100毫克/标准立方米,而新型干法水泥窑的氮氧化物排放普遍在800毫克/标准立方米左右,“环境保护部正在研究的排放标准将会很严格。”
“十二五”时期,水泥行业是减排氮氧化物的重点行业,全国每年新增水泥产量占世界新增产量80%以上,今年水泥产量将突破20亿吨,氮氧化物排放量成为电力之后的第二大行业。去年颁布实施的水泥行业准入条件规定,新改扩建项目必须安装效率不低于60%的脱硝装置。“十二五”污染减排任务更加艰巨,当前,全国氮氧化物排放量不降反升,减排形势非常严峻,水泥行业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减排。环保部已经与各省签订了“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责任书,如果未完成减排任务,将实行集团环评限批。也就是说,假如一企业集团下属水泥厂此项标准不达标,整个企业集团都将面临环评限批。
与铅蓄电池、电镀等行业因为突发污染事件而受到环保部门施压不同,这次水泥行业的“紧箍咒”源于其氮氧化物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直接对我国实现“十二五”污染减排指标造成压力。氮氧化物是“十二五”期间我国新增的减排指标之一,目标是5年内降低10%。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近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时透露,今年前三季度,氮氧化物排放量不降反升7.2%。近来一直被民众关注的PM2.5,其10%为氮氧化物氧化为硝酸根所贡献。氮氧化物也是造成区域酸雨、生成臭氧的重要原因。
而全国水泥排放氮氧化物约200万吨,约占全国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的10%,仅次于电力行业和机动车尾气排放,位居第三。今年水泥产量将突破20亿吨,氮氧化物排放持续上升。
水泥研究设计院相关人士认为,目前,国内每吨水泥的生产成本约180元-250元,新的氮氧化物排放标准修订后,加上水泥脱硝设备投入,每吨水泥成本将增加20元-40元。以去年水泥产量计算,全行业将增加成本400多亿元。针对水泥行业氮氧化物排放占比大,排放浓度高,应率先推进氮氧化物减排的说法,孔祥忠表示,其并不反对在水泥行业推行氮氧化物减排,但将火电行业与水泥行业的氮氧化物排放标准进行类比“并不科学”。
他解释说,水泥行业属于窑炉行业,生产工艺上除了像火电行业一样烧煤,还要大量使用石灰石、铁粉、黏土,1500摄氏度的热力环境也高于火电行业的1000摄氏度,因此不可避免会更多排放氮氧化物。
“理论上水泥行业可以降到100(毫克/标准立方米)”,孔认为,过快推行新标准可能出现两个问题,一是水泥行业脱硝催化剂有些属于有毒有害物,国内若大量生产上述催化剂,会产生新的水土污染;二是水泥行业利润急剧下降,或新增成本转嫁到下游的建筑行业。“标准日趋严格是行得通的,但需要征求专家和企业的意见,且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