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袋除尘器(作用:净化空气)的进风口看似简单,其实里面有很大的学问,一台好的布袋除尘器必须要设计一个合理的进风口,布袋除尘器进风口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除尘器的清灰系统,我们在设计除尘器进风口的时候第一考虑到的就是均匀(jūn yún)布风,其次就是根据除尘系统现场条件考虑采用哪种进风方式,进风口的设计直接影响到整台布袋除尘器的除尘效果。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袋式除尘器各种进风方式的优缺点:
(1)下进风方式
下进气方式即含尘气流从箱体下部或者灰斗部分进入,由于气流突然扩散,流速骤然降低,一部分颗粒较大的灰尘受重力作用降落到灰斗内,之后,气流再经过导流板分布导向过滤元件,又有一部分大颗粒的粉尘直接沉降,因此减少了对滤袋(滤材: PE, PP, PTFE,PMIA ,NMO)的磨损,减少了粉尘颗粒在除尘布袋上的沉积(sedimentation),增加了清灰的时间间隔;但当采用反吹风清灰方式时,被清灰的颗粒物的沉降方向与清灰气流的方向相反,这不但阻碍了烟尘的沉降,而且在反吹时将会产生 ;二次扬尘 ; 影响清灰的效果,特别是在采用长布袋时,这种现象更为明显。除尘器使用中要防止气体在袋室内冷却到露点以下,特别是在负压下使用袋式除尘器更应注意。由于其外壳常常会有空气漏入,使袋室气体温度低于露点,滤袋就会受潮,致使灰尘不是松散地,而是粘糊地附着在滤袋上,把织物孔眼堵死,造成清灰失效,使除尘器压降过大,无法继续运行,有的产生糊袋无法除尘。当然,下进风方式结构相对简单,造价也较低,是一种被常常采用的方式。
(2)侧进风方式方法
侧进风方式一般都是使用在外滤式袋式除尘器(作用:净化空气)中。这是从国外引进的全侧向进气方式,该方式也有比较明显的优点。在采用此方式时,含尘气体从箱体(BOX)侧向进入进口烟道,再经过烟气分配装置侧向进气,均匀分配含尘气体,可对大直径的固体颗粒进行粗分离,因此避免了对滤袋(滤材: PE, PP, PTFE,PMIA ,NMO)的直接冲刷,保护了滤袋,也提高了整个除尘系统的效率和耐用性;而且,由于是侧向进气,则产生的气流上升速度较低,当粉尘(形态:固体微粒)从除尘器顶部坠入到灰斗的时候,再次被带走的可能(maybe)性就相对最大化减少了。美国某公司的经验还证明(zhèng míng),在相同的过滤风速、相同的含尘气体流量(单位:立方米每秒)及达到相同的除尘效率的前提下,全侧向进风比下进风的阻力损失(loss)小,从而可降低(reduce)运行费用(expense),减少了系统的能耗,节省(spare)了费用。采用下进风和侧进风时两种方式的压力损失比较。
2013年我公司(Company)对布袋除尘器箱体(BOX)侧进风装置进行了新的改进,其中包括(bāo kuò)布袋除尘器中箱体及相连的灰斗,在中箱体下部设有下进风口,并且在中箱体内设置下导流板与该下进风口配合。采用中箱体侧进风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下进风所带来的二次扬尘、淸灰能力差等缺陷,且大大加长布袋长度,增加收尘面积,减少占地面积、适用于先进高效(指效能高的)的在线淸灰系统。
(3)上进风方式
含尘烟气从滤袋上方进入,下部排出的称为上进风方式方法。除尘器使用中要防止气体在袋室内冷却到露点以下,特别是在负压下使用袋式除尘器更应注意。由于其外壳常常会有空气漏入,使袋室气体温度低于露点,滤袋就会受潮,致使灰尘不是松散地,而是粘糊地附着在滤袋上,把织物孔眼堵死,造成清灰失效,使除尘器压降过大,无法继续运行,有的产生糊袋无法除尘。布袋除尘器首先含尘烟气通过布袋除尘器的过滤材料,尘粒被过滤下来,过滤材料捕集粗粒粉尘主要靠惯性碰撞作用,捕集细粒粉尘主要靠扩散和筛分作用。滤料的粉尘层也有一定的过滤作用。上进风袋式除尘器中,含尘烟气中粉尘(形态:固体微粒)的沉降方向与烟气的运动方向相同,因而在向下流动的过程(guò chéng)中,无论尘粒的粒度如何,均有不被滤袋捕捉而落入灰斗的几率。上进风袋式除尘器在处理含超细粉尘较多的气溶胶(<3μm)时效果较好,并且设备的阻力较小。但是除尘器一般要设置多块花板,机构复杂,且不易调节滤袋张力(解释:物体受到拉力作用时的相互牵引力),在灰斗中有停滞(释义:事物因受阻碍)空气,容易积灰,由此会有水气发生凝结现象的可能(maybe)性,而且清灰不方便,所以该方式己经逐渐被淘汰(eliminate),现在已经基本不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