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尘布袋磨损是布袋破损失(loss)效的主要类型,其它破损类型造成破损的小孔洞之后,含尘气流的冲刷也产生进一步的磨损。磨损与袋式除尘器结构设计、气流组织、反吹清灰等密切相关(related)。除尘滤袋磨损的发生部位分为下列五种情况(Condition):滤袋袋口、滤袋袋身、滤袋下部、滤袋袋底和滤袋内侧,不同部位发生磨损的情况及其因素(factor)不同,解决方法也不同。
除尘布袋袋口部位的磨损
布袋袋口部位磨损多在袋口向下400mm以内,破损痕迹多为从内向外。这类磨损初期主要是由于脉冲反吹的压缩空气偏离滤袋中心,直接冲刷滤袋侧壁造成的。在偏离一边的压缩空气不断冲刷下,滤袋内侧面层首先被压缩空气吹脱落,然后基布被吹漏,最后过滤面也被吹漏。当滤袋一侧破损后,破损处阻力下降(descend),含尘烟气会快速从破损处进 入,冲刷破损处对角,形成新的空洞和新的含尘烟气入口,不断增多的空洞最终造成袋 口环状破损,严重的时候甚至袋头和袋身分离。此类破损主要是压缩空气压力过高、喷 吹短管歪斜、花板变形等原因造成,一旦发现这类磨损,在换上新布袋前,应对反吹喷。
滤袋袋身位磨损
除尘布袋袋身的磨损,常见滤袋中部竖向条状磨损痕迹,分几种情况(Condition):
如果破损痕迹由内向外,破损在袋笼竖筋接触处,说明是袋笼竖筋脱焊或锈蚀,将滤袋(滤材: PE, PP, PTFE,PMIA ,NMO)磨断或喷吹压力过高、喷吹过于频繁,使滤袋与袋笼接触位置折叠(含义:把物体的一部分折过)断裂造成破损。通过更换袋笼或调整喷吹装置可解决此类磨损问题。
如果破损痕迹由外向内,破损在袋笼竖筋接触处。往往可见滤袋(滤材: PE, PP, PTFE,PMIA ,NMO)外部(相邻滤袋或箱体构件)有与滤袋磨碰的痕迹。这类磨损(零部件失效的一种基本类型)是袋笼变形或滤袋安装偏小,滤袋直径偏大或松弛,引起滤袋与滤袋、滤袋与除尘器(作用:净化空气)箱体构件之间接触,在反吹过程中因滤袋的膨胀相互磨擦使其磨损。一般需更换袋笼,并保证安装质量。袋式除尘器设计过程中,应避免滤袋间距及滤袋与箱体结构间的距离过小。
除尘布袋下部磨损
滤袋下部机械磨损:滤袋下部外侧磨损多见于滤袋底部向上300mm以内,磨损多在一侧,下部最为严重,向上逐步(step by step)减轻。局部缝纫线会被磨断,没有受到磨损的位置缝纫线强力良好。此类磨损多由于花板变形、孔间距过小、袋笼变形、滤袋过长等原因造成。个别有滤袋和除尘器箱壁磨擦破损的。此类破损需严格检查花板水平度,且应使用制作精良的袋笼。
滤袋下部的环状磨损:在滤袋下部由外而内形成环状磨损空洞。除尘器使用中要防止气体在袋室内冷却到露点以下,特别是在负压下使用袋式除尘器更应注意。由于其外壳常常会有空气漏入,使袋室气体温度低于露点,滤袋就会受潮,致使灰尘不是松散地,而是粘糊地附着在滤袋上,把织物孔眼堵死,造成清灰失效,使除尘器压降过大,无法继续运行,有的产生糊袋无法除尘。这类磨损是由于含尘烟气对滤袋局部(part)的冲刷造成的,说明滤袋局部的气流速度过大。多见于过滤风速较高的除尘器(作用:净化空气)或磨琢性较强的粉尘,当滤袋一侧破损后,烟尘冲刷破损对角,随着时间推移破损不断扩大,滤袋破损严重可导致(cause)滤袋环形断裂(fracture)。
滤袋(滤材: PE, PP, PTFE,PMIA ,NMO)下部内侧磨损(零部件失效的一种基本类型):多见于与袋笼接触位置,多数是袋笼和袋笼底直径相差太大,造成滤袋清灰和过滤时变换幅度过大,和袋笼磨擦破损。锅炉除尘器烟气通过进烟道进入文丘里,在喉部的入口被水均匀的喷入,由于烟气高速运动,因此喷入的水被其融化成细小的水雾湿烟气中的灰料,这样,灰料与水滴就发生了碰撞凝聚,尤其是料径细小的灰尘料可以被水雾水溶。达到第一次除尘和脱硫这些为灰料的分离做好充分的准备,此后进入筒体,迅速降低温度的烟气继续冲击池内的石灰水,烟气中的粉尘和SO2与池中的石灰水反应生成硫酸盐,在惯性力、重力、附着力、凝聚力的作用下沉入水底完成第二次脱硫过程,被烟气激起的水花,水雾与洗涤后的烟气在风机引力下,气水同时抬开,使烟气与石灰水充分反应,然后经叶轮脱水器进行气水分离,水经泄水管流进水池,并使烟气完成第三次除尘与脱硫,净化后的气体经过风机排入大气专业针对高温烟尘处理有明显效果,减轻城乡燃煤工业锅炉对环境的污染。更换优质袋笼即可解决。
滤袋(滤材: PE, PP, PTFE,PMIA ,NMO)底部磨损
滤袋底部外侧磨损:破损表面有明显磨损痕迹。静电除尘器即利用静电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利用静电吸附工业粉尘。在鞍钢等大型工厂都采用这种废气处理方式。静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高压电场使烟气发生电离,气流中的粉尘荷电在电场作用下与气流分离。静电除尘器的性能受粉尘性质、设备构造和烟气流速等三个因素的影响。底部缝纫线、滤料基布被磨断,严重时袋底破损或整体脱落。这类磨损是由于灰斗内料位过高,气流扬起尘粒直接冲刷袋底,造成磨损。通过加大灰斗卸灰量、调整除尘器灰斗卸灰工作制度(institution),避免粉尘(形态:固体微粒)堆积过 高,可避免灰斗内形成涡流磨损滤袋。
滤袋底部内侧磨损(零部件失效的一种基本类型)多见于袋笼底部过小或滤袋过长,袋笼只能制撑袋底局部(part)。滤袋清灰和过滤时切换时造成滤袋底部晃动,导致(cause)滤袋底内侧磨损。
除尘布袋内侧磨损(零部件失效的一种基本类型)
滤袋内侧破损多是袋笼外径和滤袋内径相差过大,造成滤袋清灰和过滤切换时摆动幅度过大,滤袋内侧与袋笼摩檫,造成滤袋内侧磨损(零部件失效的一种基本类型)。
滤袋内侧破损位置(position )在袋笼处,磨损(零部件失效的一种基本类型)处有锈蚀痕迹,多是袋笼腐蚀后表面形成有棱角的氧(Oxygen)化层,此时的袋笼表面就像砂纸一样,每清灰一次就会严重磨擦滤袋一次,最终磨损滤袋。使用与滤袋匹配的优质袋笼可避免滤袋内侧磨损。
